“乱设卡、乱收费、乱罚款”是公路管理上存在的“三乱”现象,广大人民群众对此深恶痛绝。1995年以来,国家加大了治理公路“三乱”的力度,提出了在本世纪末部分省市实现全部公路无“三乱”的奋斗目标。
公路“三乱”现状如何?国道是否“平安”?6日至8日记者随交通部副部长李居昌一行驱车1000多公里,从北京至哈尔滨,沿途明察暗访。
深秋的北国大地宁静安详。北京至沈阳高速公路已从北京铺至辽宁锦州,崭新的现代化高速公路平坦、开阔,一路畅通。据随行的交通部公路管理司司长张之强介绍,高速公路管理规范,基本没有“三乱”现象,而在其他道路上可能还有。
我们从锦州东下了高速路,进入102国道,这条从北京至哈尔滨的国家公路,建于60年代,双向双车道,两边绿树成行,各种装满物资的车辆川流不息。
车行至499公里坡地,突然发现路边有人在查车。记者随交通部人员下车查看,被查司机反映,爬坡超车的被罚100元,另一小车也因同样问题被罚200元,司机未交罚款,驾照被扣。细看罚款单据,一本罚票已所剩无几,但每张罚票均未写日期。交通部监察局钟华同志介绍说,按公路违章处罚有关规定,现场罚款最高限额50元,多罚必须出具罚款通知单,由司机签字。自称是凌河交通中队的超额罚款显然不符合规定。
在大凌河收费站,一位从南京拉回苹果的吉林司机说,他从吉林往南方拉帽子时,在山海关高速入口处,被交警罚款50元。起先通知他是超重,后一查看是帽子,超不了重,于是罚单上又改为超长。这位司机说,处罚是严肃的行政执法行为,像这样想罚就罚,随便说理由,执法还有什么严肃性?!
8日清晨,在哈尔滨蔬菜批发市场,个体司机们反映说,现在公路上“三乱”现象总的看来是少多了,但在个别地方,如河北黄骅、辽宁铁岭等地还存在乱罚款现象,理由基本都是“超重”。
李居昌说,贯彻国务院的指示精神,加大公路“三乱”治理力度,是当务之急,对“三乱”行为要一查到底,决不姑息迁就,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公路运输环境。